《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中文解说词

发布时间:2018-03-22 浏览次数: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参观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江南新区,是全国唯一一座为纪念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而修建的专题性纪念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单位。

纪念馆建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担纲设计。外墙采用国内少有的清水混凝土装饰,棱角分明的体块外形,宛若长江边耸立的岩石,体现三峡移民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厚重感。

大家看到公共空间前方蜿蜒的透明薄膜,象征175米江面。两侧拔地而起的倾斜墙体,形成一条条“崖壁”,屋顶中间透明的天窗犹如“一线天”,直观凸显了“陡壁长峡”这一典型的三峡地理地貌。

纪念馆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7千平方米,共有两个基本陈列、两个专题陈列和三个临时展厅。

首先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我馆的主题陈列《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

进入序厅后,映入大家眼帘的是这面数字墙,它是涉及三峡工程的一些重要相关数据。中间的131万是指三峡工程的移民总人数,它的数量比例相当于每一千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是三峡移民。右下方的90/135/156/175这四个数字,是指三峡工程的四期蓄水位,1997年水位满足了90米大江截流的要求,2008年175米蓄水条件得以满足。随着江水的上涨,移民搬迁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旁边展示的就是三峡工程淹没所涉及搬迁的2座城市、10座县城和106座集镇。

在这迁徙和安置的背后,凝结着百万移民群众、广大移民干部以及对口支援者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这座青铜雕塑“三峡明天会更好”是由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郭选昌先生创作的,曾赴北京参加“三峡移民精神颂”展览。群雕长7米,宽2米,高2.8米,一共由16位人物形象组成,共有2位移民干部和14位移民。他们都眺望着远方的新家园,是对新生活的一种美好期盼。请看这位移民,他怀里抱着孩子,左手拿着扁担,右手带着石磨、刨子等家乡的农具和生产工具,它寓意着三峡移民在到达新家园后不等不靠,迎难而上、自力更生。群雕上方是一个小男孩骑座在父亲的肩头,手中努力向上挥舞着纸飞机,动感的画面寓意了一种新的希望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群雕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移民告别故土、奔赴新家的感人景象。

三峡地区自古以来是长江流域的地理走廊、文化走廊和移民走廊,前方壁挂模型是根据三峡地区的地理地貌还原制作而成,可以看出万州位于三峡库区腹心。

川江河段历来水急滩险,往来船只稍有不慎,就会有沉溺之患。清光绪年间巴县县令组织人员经实地勘查,辅以考证增补前人所著,主持编纂完成了第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三峡河道地图——《峡江图考》,它用山水画的方式绘成,采用了对景式的手法,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宜昌至重庆,重庆至宜昌的往返河道。展柜中展示的是放大复原的峡江图考,展示的是巫山一带,可以看到前方的巫山老县城旁边叫箜望沱的地方,在三峡非物质文化遗产——峡江口号里面有这样一段:巫山有个箜望沱,喊不得号子打不得罗,充分说明了这里水急滩险,行船到此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此在夔州府志中这里被列为一等险滩。往下还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其中的望峡峰,也就是现在的神女峰,因为其地势高险,每天最早迎来朝霞,最后送走晚霞,所以当时被称做望霞峰。整幅图中礁石、急流险滩、旋涡的位置全都作了标注。三峡大坝建成后,原来的众多的滩险沉入江中,许多景致也发生了改变,《峡江图考》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见证,在航运、出版和历史地理研究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展览的第一部分:百年宏愿  筑梦三峡

三峡工程,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首次提出在长江三峡建坝的设想。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也为此做出诸多努力。1944年,美国内务部垦务局工程师萨凡奇博士受邀来到中国三峡地区进行了为期10天的勘测工作,提出了著名萨凡奇计划。这两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了萨凡奇乘船查勘三峡以及中美设计人员在美国丹佛商讨三峡大坝设计工作的场景。这份是1947年美国内务部垦务局对三峡工程作出的初步规划报告。它是三峡梦的一个里程碑,三峡工程第一次以科学的形式在图纸和文件中表达出来。

萨凡奇设计的是一份坝高225米,蓄水200米的高坝方案,它侧重于发电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如今修建的三峡大坝则是坝高185米,蓄水175米的中坝方案,它是以防洪作为首要出发点。为什么要以防洪为目的?我们来看一下旁边陈列的这一组照片。自汉朝末年到三峡工程兴建前,长江每十年都会发生一次大的洪水灾害灾情。这是一张1954年的洪灾照片,当时的洪水使长江沿岸的城市受灾严重,武汉市被洪水围困100多天,京广铁路也整整100天不能正常通行。人们虽然先后12次采用人工分开扒洪,但长江和汉江干堤上仍然出现了60多处溃口,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是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660亿元,而截止到2009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三峡移民工程的总投资为1730亿元,通过对比得知,一次特大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就直逼三峡工程的总投资,因此修建三峡工程势在必行。

如何治理荆江之险,减少洪灾损失,保护长江中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悬在新中国领导人心上的一大要务。1950年初,国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在武汉成立。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长江舰上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就南水北调、三峡水库兴建、长江流域规划,特别是长江防洪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后,写下著名的诗篇《水调歌头·游泳》,描绘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宏伟蓝图,兴建三峡工程再次被提上日程。

这三幅图片分别是:195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考察三峡工程坝址, 1960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考察三峡工程坝址,198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视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地。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深入三峡地区考察、调研,体现了国家对兴建三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科学谨慎。

1992年4月3日,经过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现场表决,最终以1767票赞成的结果,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提交全国人大进行表决通过,充分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

从1958年成都会议上三峡工程的第一份文件《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的出台,到1989年9月《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通过,三峡工程经历了长达31年的科学论证。

在三峡工程的提出与论证中,有过两个方案。一个是最终付诸实施的“175米方案”,另一个则是1984年由国务院原则批准的“150米方案”。按照150米方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可以保证荆江20年一遇的洪水行洪安全,在航运上,也只能改善涪陵以下的部分川江航道。

方案出台后,收到了来自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为了充分体现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由水利电力部组织各方面专家,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重新提出三峡工程的可行性报告。经过14个专题论证小组长达两年零八个月的重新论证,1989年9月,这份由水利部、能源部联合重新编写的可行性报告和14个专题论证报告被报送至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正式确定了正常蓄水位175米和“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

在这期间,为解决三峡工程的移民问题,国务院于1984年成立三峡省筹备组,筹划设立的三峡省是以湖北宜昌市为省会,包含“三地一市”的30个县(市),幅员面积84093平方公里。1986年三峡省筹备组被撤销,改为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式筹备成立而又最终撤销的省份。

1994年12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为什么三峡大坝会选址三斗坪?是因为在重庆至宜昌600公里江段中,只有三斗坪河谷开阔,且唯一具有31公里完整的花岗岩,展柜里陈列了一组三峡坝址岩芯石,它是优质的花岗岩基石,抗压能力极强,一平方厘米就能承受住一吨的重量,而且几乎是密不透水的。因此三斗坪被奥地利水电专家缪勒称为是“上帝赐给中国人的一个好坝址”。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大型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模型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捐赠。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包括拦河大坝、三峡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位于坝体中心位置的是泄洪坝,在它的两侧分别为左岸电站和右岸电站。在长江左岸像楼梯一样的五级大型台阶,是双线五级梯级船闸。它落差高达113米,建造难度世界第一,当时的建设者花了整整6年时间,削平了18座山头,硬是在长江左岸的山岗上辟出了一条航道,3000吨以上的大船和船队都从这里通行。在左岸电站旁边像电梯一样的建筑为垂直升船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梯,里面载的是一个巨大的水箱,它是船舶过坝的快速通道,3000吨以下级轮船驶入水箱被提升过坝,时间为40分钟。因此就有了“小船坐电梯,大船走楼梯”的说法。

三峡工程被称为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通过三峡工程的科学调度,可以发挥出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配置及生态环保等综合效益。三峡工程实现175米蓄水条件以后,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了百年一遇,有效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三峡电站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作为清洁能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重庆,使长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131万移民人数也是世界之最。因此移民工作是三峡工程的重中之重,移民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成败。早期的移民安置国家主要是以“补偿性”移民为主,也就是按照移民淹没的实物指标给予移民一次性的补偿,迁移后的生产生活由移民自己解决,但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移民安置与建设过程脱节。为了探索解决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搬迁安置的新路子,1985年到1992年,国家在三峡库区实施了8年开发性移民试点工作。在湖北省秭归县一个叫水田坝的普通乡村,一度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因为这里的200多户普通村民,用8年的亲身实践,为三峡移民工程走出了一条开发性移民的崭新路子。1992年,国务院提出了“开发性”移民的全新移民方针——由有关人民政府组织领导移民安置工作, 统筹使用移民经费,合理开发资源等,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1993年,国务院颁布《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标志着开发性移民方针的最终确立,意味着三峡移民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1999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会议”上,决定对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政策实行"两个调整",一是调整农村移民安置政策,二是调整工矿企业迁建政策。 2001年2月15日,国务院颁布修订后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进一步指导移民工作的开展实施。

前面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兴建和前期移民工作开展情况,接下来,请大家到三层,了解移民迁建情况和三峡水库建成后库区的新面貌。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展览的第二部分“伟大壮举  百万移民”,这一部分将为您全景再现三峡移民历程。

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淹没面积也是世界之最。模型向大家展示了三峡工程淹所涉及的湖北省和重庆市的区域范围,蓝色牌子代表湖北省的受淹区县,红色牌子代表重庆市的受淹区县,这条蓝色光带表示的是175米水位线。后面的视频影片全景聚集,交待了三峡移民工作的开展情况。

为确保三峡工程的顺利建成和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央有关部委、地方政府、长江委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讨论。1994年7月,国务院三峡建委批准《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正式施行,成为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包含农村移民安置、工矿企业迁建、城集镇迁建、专业设施复建等内容。首先我们进入三峡移民工程最重要的一环——农村移民后靠及外迁安置。

后靠安置是三峡库区农村移民搬迁安置的主要渠道,占移民规划安置总人口的近65%。在安置方式上,按照“以土为本、就近后靠”的安置原则,通过开荒建园、低产地改造和土地调整,使移民的基本生产条件得到恢复和改善。在移民就地后靠安置中,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移民安置模式。如: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姚坪村的“改土造台”模式;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后靠搬迁第一村——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桐树湾村的“线上一条路、沿路一排房、房后一片园”的安置模式等。

面对三峡库区人口负荷超载、经济落后等问题,外迁移民被作为新的安置出路提上政府日程。1998年1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三峡库区时发表讲话:“要坚持多种方式移民的方针,因地制宜,把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找门路结合起来”,努力拓宽移民安置的渠道。

这是一幅三峡外迁移民安置分布图,外迁移民从重庆库区迁往沿海或沿江的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等11个经济较发达省市。2000年8月17日,150户639名重庆市云阳县农村移民外迁上海市崇明县落户,由此拉开了三峡移民外迁的序幕。

呈现在您眼前的是一处复原的三峡地区移民老家的典型生活场景,场景中陈列的桌椅板凳和锄头、扁担、竹筐等农具均为收集的移民老家实物,家门口一颗黄桷树挺拔而立,仿若三峡的根也紧紧扎在移民新家园的土地上。墙上视频播放的是三峡移民工作开展的情况介绍。

2001年5月14日,重庆首批外迁移民工作启动,云阳县故陵镇的221户、1000多名移民外迁江苏如东县。大清早,送行的亲戚、朋友们早早等候在码头,当运送移民轮船启航的汽笛拉响的时候,大家依依不舍、抱头痛哭。开船之前移民们请求船长让船绕着故乡的山水转三圈,船长含泪答应了。全船霎时安静下来,男女老幼齐齐跪在甲板上,对着家乡、父老不停叩拜,轮船上顿时响起了有节奏的“咚、咚、咚……”的叩头声,经久不息。岸上送行的亲友,踮着脚尖、高举着手,目送轮船消失在群山之中。一些移民喂养的小狗看到主人的轮船远去,“汪、汪、汪……”焦急地呼唤着主人,沿着河岸,追着轮船跑了几座山,直到轮船离它们越来越远……(故事灵活运用)

在国内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中,三峡库区以工矿企业迁建量大著称。水库淹没涉及湖北、重庆两省市工矿企业1632家,其中重庆市1400家,湖北省232家。三峡库区工矿企业迁建实施搬迁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大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对污染严重、产品无市场和资不抵债的国有、集体搬迁企业,坚决依法破产或关闭;对产品有市场、资产质量好、领导班子强的企业,通过与对口支援与名优企业合资合作,进行组合搬迁。

在移民浪潮下,太极集团、涪陵榨菜集团、诗仙太白集团、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兴发集团等一大批库区企业抓机遇,促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开辟了企业发展的新契机。

太极集团移民搬迁前仅是一家地方作坊式中药厂,获得移民政策扶助和移民资金补偿后,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大型医药生产基地,著名上市企业,连续15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除农村移民搬迁、工矿企业搬迁外,城镇搬迁建设也是三峡移民工作的重要一环。三峡工程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20个区县,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另选新址或就近后靠的迁建方式。

在三峡库区城镇迁建中,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选址上坚持五大原则。一是新城位置要高于吴淞高程182米以上,不受水库高水位的威胁;二是要有足够的城镇建设用地;三是要有稳定的地质基础;四是要有良好的建港条件;五是要便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随着175米蓄水,一座座老城消逝水下。新城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三峡大坝到重庆,长达600多公里地区,形成了一条规模空前的新城建设带。这边展示的是我们收集的已经淹的街道门牌,胜利路、三元街等人们熟悉的旧街老景,是我们记忆中弥足珍贵的老城印象,将会永远烙印在每一个三峡人的心里。

移民新家园离不开专业设施的复建。在通道的两侧,分别展示了库区公路、港口码头、电力设施、电信、广播电视及水气设施的复建。经过十余年建设,库区的交通、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8年8月,长江三峡四期移民工作提前一年通过国家阶段性验收。至此,三峡移民已累计搬迁安置129.64万人,再加上1.36万的坝区移民,共计131万人。淹没涉及的2座城市、10座县城和106座集镇全部完成整体搬迁,三峡工程175米蓄水条件得到满足。

这里的三峡移民工作年谱详细记录了三峡移民工作大事记。旁边的移民记忆空间,我们邀请了近百位三峡移民亲历者回顾讲述他们的移民故事,通过个体的视角,再现还原三峡移民历史事件。

三峡移民难,究竟是难在哪些方面?政府又是如何带领移民走出难关的?要了解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进入展览的第三部分“万众一心,破解难题”。

三峡移民难,不仅难在移民数量巨大,还难在移民涉及范围广、环境容量不足、时间跨度长、多种矛盾交织和无成熟经验可循。在这场艰苦卓绝的百万移民攻坚战中,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库区移民深明大义、移民干部舍己为公、全国人民倾情支援,上下齐心,共下一盘棋,合力破解了百万移民这道难题。

2001年2月15日,国务院第3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修订草案)》。其中,第8条明确规定: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省(直辖市)负责、以县为基础”的三级管理体制。

在三峡工程移民实施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开展移民政策公开、补偿标准公开、财务帐目公开与移民名单公开,紧密依靠移民群众,充分发扬民主,全心全意为移民服务。对移民搬迁安置资金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投资管理模式,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移民资金。

这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制定,维护了移民的合法权益,成为移民工作开展推进的坚实政策保障。

为确保三峡工程顺利建成,妥善安置库区移民,加快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提请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同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三峡工程建设是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在,是全国的大局所在。为了顾全大局,广大三峡移民毅然决然地抛家舍业、别乡离土,不讲价钱,不言回报,没有豪言壮语,一句“舍小家、为国家”诠释了所有的爱国情怀。

照片墙上的这位老人叫谭德训,是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杨贵店村移民。1992年三峡工程开工在即,70多岁的老党员谭德训在三峡工程的补偿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主动说服自己的4个儿子,含泪砍掉了200多棵柑橘树、400多株松树和6亩多竹林,毅然舍弃全家赖以生存的土地,带着16口之家率先搬进了政府搭建的临时帐篷。随后,轰鸣的挖土机在他家的宅基地上铲下了三峡工程的第一铲土。谭老因此被称为“三峡移民第一人”。

照片中这位怀抱黄葛树的男子名叫徐继波,是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的外迁移民。徐继波一家兄妹八人全是移民,但只有他是唯一外迁上海崇明的移民。“故土难离”是中国农民的传统观念,徐继波也不例外,但为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徐继波毅然报名带头外迁。这幅照片就是2000年8月13日,徐继波和前来送别的亲人道别的场景。在重庆市云阳县港口,父亲满眼含泪,递给他一株家乡的黄桷树苗,希望他能把根深深地扎在上海崇明的土地上;母亲则抱着他边哭边叮嘱:“好好照顾自己和家庭,多回家看看,把日子过好!”八个兄妹也和他抱成一团,泣不成声……徐继波外迁上海崇明后,种过地、卖过菜,当过机械工人、环卫工人,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三峡汉子,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当上了崇明区的政协委员。外迁上海19年来,徐继波一直把老家的门牌号和离开家乡到上海的车、船票当宝贝一样珍藏着,他准备将这些东西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让他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三峡人,他们的根在三峡!2018年徐继波到我馆参观后,毫无保留地把记录全家4口移民搬迁的8张车、船票捐赠给我馆永久保存。

照片墙上,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只是百万移民的一个缩影。他们的故土难离,诠释的是对国家的大爱。正如移民魏太德所作《离别情》中写道:“……为了三峡大移民,幸福生活起航程。我们愉快离,我们愉快分。”这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百万三峡儿女壮别故土的心声。

 “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在波澜壮阔的百万移民历史洪流中,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想移民之所想,急移民之所急,解移民之所难”,践行着自己的特殊使命。他们,就是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移民干部。

冯春阳,原巫山县政府办公室行政科科长,2000年10月,他主动申请到移民工作难度最大的大昌镇河口村,动员400多位村民外迁安徽。河口村位于大宁河小三峡景区内,不仅土肥水美,旅游业也兴旺,全村几十户人家根本没有打算外迁。冯春阳进村动员村民外迁时,村民要么避而不见、要么直接拒绝。为了打开工作局面,他白天找到村干部谈心,动员他们带头外迁;晚上摸黑到白天外出躲避的村民家,宣传移民外迁政策。村副主任蒋应泰死活不愿外迁,他自掏腰包买来公文包、钢笔、水杯等物品送给蒋应泰,并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蒋应泰被冯春阳的诚恳所感动,不仅自己主动外迁,还帮助老冯做通了30多户外迁移民的思想工作。

村里13岁的谭开兵是个哑巴,大家都不愿和他交朋友,冯春阳对他格外关爱,每次进村,都会给他些买糖果,还教他读书认字,带着他去捡三峡石到景区卖钱,几个月下来,老冯成了谭开兵最信任的朋友。还有村里67岁的“老顽固”董景寿,死活不愿外迁,老冯多次买来香烟、啤酒上他家软磨硬泡,苦苦相劝,看着冯春阳因痔疮发作而被鲜血染红的裤子,老董默不作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半晌说出了“我搬,我搬,我心甘情愿地搬!”。

2001年7月30号, 冯春阳听说同事甘惠明包片的青云村移民工作遇到了困难,主动与他一起进村做移民的思想工作。青云村与大昌古镇隔着大宁河相望,上午10点,两人步行到大宁河坝中间的一块空地上,忽然远处山坡上传来急促的呼喊声:“洪水来了!快跑呀!”他俩抬头望去,只见浑浊的山洪裹着泥沙、树枝,劈头盖脸地向他们扑来。甘惠明被汹涌的浊浪冲到岸边,回头一看,冯春阳已经被巨浪卷得老远,他拼尽全力想扑上去拉住老冯,却被咆哮的浪头打回来。“冯春阳出事了!快去救冯春阳”甘惠明发疯般地冲上公路,大声哭吼。大昌镇的干部、群众和附近的村民们都来了,特别是冯春阳移民包片河口村的60多位移民一路哭喊着,跑了三公里路赶到出事地点。67岁的“老顽固”董景寿面对滔滔河水嚎啕大哭:“老冯啊,你说要送我们到安徽去,怎么说话不算数,丢下我们不管啦!”“小哑吧”谭开兵看大人比划着告诉他冯春阳被洪水冲走了,张嘴大哭大叫,连续几天不吃不喝,每天都在老冯出事的地方望着河水流泪、发呆,希望他心爱的冯伯伯能重新回来!

如雨的泪水,带血的哭泣,撕心裂肺的痛苦,都无法抵挡汹涌的大宁河的咆哮。3天后冯春阳的遗体终于找到了,而这一天离他正式退休,安享晚年仅仅只差4天!自从被抽调到移民工作组驻大昌工作8个月零22天,冯春阳只休息过10天,回过4次家,8个月的工资全花在移民工作中,没往家里交过一分钱,为移民工作他跑烂了3双解放鞋。这就是党的移民干部冯春阳同志,他用生命的代价,兑现了生前“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承诺。

况守川,原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副镇长。2001年1月20日下午,在移民现场办公的况守川看到一面正在拆除移民房的土墙即将倒塌,而墙下正站着一对母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况守川冲过去撞开了这对母子,用自己33岁的年轻生命勇敢地与死神相拥。

在三峡移民工作中,以身殉职的移民干部还有很多,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这些英雄们把有限的生命溶入到三峡移民的伟大事业中,从而使生命化为永恒。

这面照片墙是移民干部开展移民工作的场景。上方的冉绍之是一名长期工作在移民第一线的基层干部。1992年,奉节县安坪乡被确定为首批三峡移民试点乡。作为乡长、乡党委书记的冉绍之为了找准移民试点的突破口,不顾身患严重关节炎和哮喘病,带队沿长江勘察5次,步行150多公里,10天走烂了一双鞋,最后选定在大堡三社进行试点。他不仅耐心细致地动员移民搬迁,还带领村民开山修路,改土造田,开发果园和耕地,成功创造“江边一条路、路边一排房、房前工商业、房后种果粮”的移民后靠安置模式,探索出一条三峡库区多元化发展的路子,为农村移民后靠安置树立了样板。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冉绍之同志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三峡移民安置的实践探索者”。2019年9月25日,冉绍之入选“最美奋斗者”名单。

在波澜壮阔的百万移民历史洪流中,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是保障。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国人民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个大中城市,中央50多个部门和单位,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历史的重任。

特别是习近平同志,不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期间,他多次深入库区考察产业情况、落实援建项目、关注社会发展、关心移民生活。1999年11月,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率福建省经贸代表团一行到万州进行对口支援工作,并赠送一大一小两对宝瓶给万州区委、区府和对口支援的天城区管委会。这两对宝瓶均为福建省福州市特产——脱胎漆器,大的一对宝瓶是牡丹锦鸡纹饰,寓意前程似锦,小的一对宝瓶是松鹤纹饰,寓意幸福长久,代表福建和万州的对口支援工作前程似锦,福建人民和万州人民的友谊长长久久。墙上展示的这封信件,是2007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写给中共万州区委区府的来信,在信中近习平同志说:“……浙江与万州的交流合作和对口支援取得了一些实际成交,目前中央决定调我到上海任职,我始终牵挂着万州的发展与进步,到上海后认真做好上海市与万州区的对口支援工作……”另一封是2008年习近平同志写给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同学们的来信,他在信中勉励同学们“要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两封来信,都体现出习总书记对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视频播放的是1999年11月,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同志率队来万州考察对口支援工作的情况。

这面墙上,我们展示了涉及对口支援的国家部委和各省市,无偿援助库区交通、教育、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等建设的项目照片。全国人民的倾力支援有力地推动了三峡百万移民的顺利搬迁和妥善安置,促进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跨越式发展,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三峡移民进程中,广大移民视他乡为故乡,在新的环境中不等不靠,知难而进,用心血与汗水,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凯歌,涌现出了以熊德国、成仕珍、冉振爱为代表的移民先进个人。

自三峡工程开工以来,文物保护一直备受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我们进入展览的第四部分:文物保护  历史传承。来了解政府是如何对三峡库区文物进行抢救保护的。

作为长江文明的发源地,三峡地区分布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据调查统计,三峡库区文物保护项目共1087处,其中地面项目364处,地下项目723处。1997年起,国家正式启动实施三峡库区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重点保护、重点发掘”的原则指导下,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规划中的1087处文物项目已得到妥善保护。

地下文物实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是一个意象复原的探方墙,向人们展示了古遗址、古墓葬的保护情况,经过文物工作者十多年的努力,三峡库区地下文物保护取得重大成效,共完成考古发掘面积187.85万平方米,出土文物25万余件。

地面文物通过原地保护、异地搬迁和留取资料方式,进行有效保护,这里展示的是三峡文物保护的“四大项”——白鹤梁、石宝寨、张飞庙、屈原祠。

我们来了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题刻是如何保护的?

白鹤梁题刻位于三峡库区涪陵城北的长江中,记录了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长江中上游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是三峡文物保护四大项目之首。在2003年修建以前,它经过了十年的反复论证,2002年国家采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的,以“无压容器”的保护方式,通过建一个注满净化过滤江水的容器来抵消内外压力,创造性地修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水深40米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库区的生态环境又是如何保护的呢?接下来,我们进入展览的第五部分:生态环境  永续发展。

为保护好库区的生态环境,促使库区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库区积极党委、政府有效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库底清理、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屏障建设等专项工作,不断加大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建设一流水电工程、创造一流生态环境的“双一流”工作目标。通过建立珍稀和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加大中华鲟等珍稀鱼类的保护力度;通过野外迁地保护、植物园保存和种质资源保存等措施,抢救性保护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等三峡地区珍稀和特有植物;维持库区生物的多样性。

同时库区还积极开展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建立完善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预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保证蓄水后库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屏障建设,把库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山青水绿、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经济区。

1956年毛泽东主席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后写下著名的诗篇《水调歌头·游泳》,其中的“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就是指高峡出平湖时,神女峰还在的话,她一定会惊叹这世界都变了模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翻开惊叹神女的三峡新篇章,进入展览的第六部分:高峡平湖  沧桑巨变。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在仿若峡谷的通道两侧,自西向东依次展示了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蓄水后“高峡出平湖”的新景新貌。

前方是大型3D环游互动展项,大家可以以游客的视角,登上船头,游览壮丽的新三峡。

接下来展示的是一组库区新旧城市的对比照片,展示了淹没前的旧县城和迁建后的新县城。

万州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处于三峡库区的腹心,区位独特,历来为渝东北、川东、鄂西、陕南、黔东、湘西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是成渝城市群沿江城市带区域中心城市。长江流程80.4公里。是三峡库区的一座半淹城市,蓄水前水位90多米,如今最高蓄水175米,移民总人数26.3万人,占了库区移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

三峡工程建设,升高的不仅是长江的水位,还有库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个环形空间里,我们集中展示了移民新镇、移民新村、库区路桥及移民生活的变迁。城市变大、交通变畅、生态变美、生活变好,三峡库区日益呈现出一派繁荣崭新的气象!

随着三峡工程与移民工程的启动,移民长远生计和库区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党中央、国务院和库区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相继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大力推进以项目扶持、资金扶助、资金补助为主的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在一系列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指导下,库区生态农业高速发展,工业也逐渐破解了“产业空虚”的困局,为库区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移民的关键不仅是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三峡移民完成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继续实施移民培训就业等后期扶持扶助,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峡大移民,一部雄浑的史诗;三峡移民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精神的壮丽诗篇。现在我们参观展览的第七部分:彪炳史册,历史丰碑。

百万移民的伟大实践铸就了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即: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和开拓开放的创新精神。

矗立在大家眼前的中心雕塑抽象自夔门造型。雕塑四周塑造了移民、移民干部、对口支援者等典型形象,飞翔的侯鸟群,寓意人类的迁徙,同时象征美好的希望和民族的腾飞。

随着三峡移民精神颂巡展、三峡移民精神报告会、移民话剧和移民题材书籍、画作的创作出版,三峡移民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唱响传播,成为新时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象征。

2002年,cctv“感动中国”栏目将特别奖授予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移民。这是感动中国唯一一次将奖项授予群体。奖杯由中国三峡博物馆永久收藏。展柜中陈列了获奖奖杯与证书的复制件。

三峡工程的建成,向世人宣告,支撑三峡大坝的不仅有钢筋混凝土,还有百万移民的艰辛和奉献。三峡移民工程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执政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展览的最后,我们以书本展开的形式,附上了100位移民灿烂的笑脸,从他们阳光自信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三峡的明天更美好!中国的明天更美好!

《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的展览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