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说:东汉红陶摇钱树座

发布时间:2022-11-25 浏览次数:

走进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万川汇流》展厅,一件件精美的文物静静地伫立在展柜内,人们徜徉其间,倾听着来自千年的故事。在其中的“羊渠华彩”单元,一件纹饰精美,造型奇特的文物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东汉红陶摇钱树座。

2005年,东汉红陶摇钱树座在万州区晒网坝塘坊墓群发掘出土。泥质红褐陶制成,通高40cm,呈圆锥状,中空。整体结构分为两层,上层呈羊形,羊头微昂,羊角卷曲,四肢作奔跑状,羊背上骑一人,双手环捧一中空圆筒;下层饰牧羊场景,一人站立作赶羊状,五只羊体形饱满,形态各异:有的作奔跑状,有的目视前方,有的回首眺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气息。

摇钱树俗称福寿树,是东汉至三国晚期巴蜀地区流行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随葬器物。它通常由树身与树座两部分构成。树身由树干及树枝组成,皆为青铜材质,易被氧化腐蚀,不便保存,多以残件存世。树座大多为陶质,形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羊、蟾蜍、龟、熊、龙、虎等常见的瑞兽形态,动物顶端塑一空心柱,用以插树身;另外一类呈仙山形,正中山顶塑着坐于龙虎座上的西王母,两侧的山上各塑着捧日月的伏羲和女娲。此外,山上还塑着马、猿、鸱枭、蟾蜍、长袖的舞人、抚琴的乐人等,山的顶端也有一空心柱,用以插树身。

这件摇钱树座造型为“仙人骑羊”,古时“羊”谐音“祥”, 故古人常用羊的形象或羊头的图案来表示“吉祥”, 并将其镌刻或模印在画像石与图像砖等物品上, 这种形式在巴蜀地区的汉代墓葬中最为常见。骑羊的仙人为汉代图像中常见的“羽人”,在秦汉时期,长生不死之神仙传说盛行,秦始皇和汉武帝对此类传说深信不疑,认为可以通过求不死之药、修炼服丹等方法不死成仙,飞升天界,故身上有羽翼。

在汉代,人们认为把铜钱挂在树上,只要摇动,就会财源滚滚,同时还祈盼它不断地“开花结果”,表达了人们渴求财富的一种朴素愿望。而道家则把它升华为“神树”,认为它是人间通往天堂的树,缩短了人间与天上的距离。所以,摇钱树作为一种陪葬专用的冥器,形象地表现了古人向往飞升天国、祈福求财、追求不死和来世幸福的朴素愿望。这件收藏于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的珍贵文物,再现了汉代高超的制陶工艺水平,成为这一时期巴蜀地区陶塑艺术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