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万州文物古迹图片展
前言
万州区地处重庆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是一座拥有一千八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无数文人墨客曾在此驻足,留下璀璨的诗篇。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勤劳、聪慧、热情的万州人民,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万州现有上迄旧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时期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170处,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充分反映出我区独有的自然、人文风貌,记录了我区延绵不断的历史文脉,是承载历史、凝结乡愁、传承峡江古韵的重要载体。
文化遗产,是厚重的书籍,烙刻着年代的印记;是久远的历史,承载时光流转、文化相传;是峡江儿女繁衍生息的生动写照,是我们引以为豪的精神与物质财富。我区风韵各异的民居院落、寨堡碉楼、桥梁塔幢、近现代建筑是难以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我们将它们展现给广大参观者,以此呈现先人的创造智慧与精神画卷,更为唤起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怀恋的“乡愁”。
第一章院落
万州的民居院落从本质上属于乡土建筑范畴,因山环水绕的地理环境和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形成了依山就势、多外廊、深出檐的地域建筑特色。随着明、清两代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万州本土朴素简洁、构件装饰拙朴单调的建筑风格与移民源发地丰富的建筑流派相融互补,经过几百年交流融合,造型各异的封火墙、精美的雕刻彩绘、繁复的装饰构件,为万州民居院落的风貌、结构、人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灵动的气息,增添了风格迥异的文化元素,奠定了渝东建筑风格的基础。
向氏民居
位于重庆市万州区走马镇槽溪村4组方家沟,始建于清晚期,民国十二年(1923年)和民国十八年(1929年)增建。包括主院和别院两部分,横向排列,呈复四合院布局。房屋为土(砖)木结构,一楼一底,穿斗式梁架,青瓦悬山屋面,总占地面积2295平方米,建筑面积2530平方米。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金黄甲大院
位于万州区罗田镇长堰村2组,始建于1921年,1937年建成。三院横向合一布局,中西结合建筑风格,一楼一底,砖木结构,抬梁和穿斗混合式梁架相结合建筑,小青瓦悬山式屋面,总占地面积392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良公祠
位于万州区长岭镇凉水村2组,始建于清代,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四川第二混成旅旅长张冲的祖屋。合院式布局,土(砖)木结构,一楼一底,抬梁和穿斗混合式梁架,青瓦悬山屋面,占地面积2454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氏宗祠
位于万州区柱山乡戈厂村1组,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四合院布局,一楼一底,抬梁式梁架,青瓦悬山屋面,占地面积495.54平方米,建筑面积761.15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谭家院子
位于万州区龙驹镇向东村2组,建于1912年,整体呈复四合院布局,主院与别院并肩排列,砖木结构,一楼一底,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青瓦悬山屋面,总占地面积 205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249 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罗家院子
位于万州区罗田镇阳河村4组,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清道光八年(1828年)竣工。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分前厅、厢房、正房和天井,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方家祠堂
位于万州区新乡镇万顺村7组,建于清代,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正面风火墙及前房保存较好,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山祠堂
位于万州区白羊镇双石社区9组,始建于清道光丙戊年(1826年),清道光丙辰年(1836年)竣工。四合院布局,石木结构,硬山式屋顶,面阔30米,进深25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石钟坝院子
位于万州区罗田镇天生社区6组,建于清光绪年间。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青瓦屋面,抬梁式和穿斗式结合的混合梁架。沿中轴线布局,分前厅、正厅、左右厢房。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永兴场44号民居
位于万州区罗田镇永兴场老街,建于清末。四合院布局,土木结构,一楼一底,硬山式青瓦屋面,面阔11.5米,进深12米,通高约8米,占地面积138平方米,建筑面积230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章 寨堡
万州地处四川盆地东缘,复杂的居住环境和战乱导致的社会动荡,使据山而建、依山而守的古寨堡在万州逐渐兴起。它们有的建在山顶,有的建在绝壁,有的建在村落中,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特征。万州有文字记载的寨堡最早出现于蜀汉时期,相传刘备曾屯兵天生城,故又名天子城。南宋末年,以天生城为代表的寨堡是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万州州治亦迁于天生城上,此时的寨堡是军事驻扎重地。到了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国初,社会更迭时局动荡,战乱匪患频繁,万州古寨堡的兴建进入鼎盛时期,发展成为乡民躲避战乱的防御性民居。
天生城
位于万州区周家坝街道办事处天生城社区,相传蜀昭烈帝刘备伐吴时,曾屯兵天生城,故又名天子城。天生城遗址为南宋一清的城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由山顶内城、东外城及北外城三部分组成,现存南宋至民国时期的寨门、寨墙、摩崖题刻、采石场、炮台、水塘、水井等遗存。
司南祠
位于万州区太安镇凤凰社区5组,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俗称土楼子,周围有145米的寨墙,主体建筑呈四合院布局,座西朝东,由门楼、正房、天井等组成,占地面积215.54平方米,建筑面积390.9平方米。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谭家寨楼
位于万州区分水镇八角村2组龚家山顶,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代,属典型楼寨合一式布局,石木结构,由前坝台、主楼、厨房、副楼及后院石坪台构成,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皇兴寨
位于万州区分水镇王兴村9组,建于清光绪戊戌年(1898年)。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葵花寨门
位于万州区高梁镇庙垭村8组,座南朝北,建于宣统辛亥年(1911年),是葵花寨的正寨门和第48道卡门。葵花寨始建于咸丰年间,是万州境内最大的山寨。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马鞍寨
位于万州区高梁镇沙坝村6组,原称马鞍山,俗称马鞍寨。建于清代,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寨墙沿形如马鞍的山体修筑,现存寨门和卡门8道、寨墙约400余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椅子城
位于万州区高梁镇长春村4组,始建于清代,现存前寨门、正寨门及寨墙700米。正寨门门楼、箭窗保存较好,墙上青砖有“椅城公”字样。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青云寨
位于万州区柱山乡戈厂村2组,座西南朝东北,始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占地面积约670 平方米。寨墙长107.6 米,有南、北两道寨门。寨内中部有一碉楼,名曰“青云楼”,座南朝北,平面呈正方形,四楼一底,高约11米、边长5.8米,建筑面积 168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柱山寨箭楼
位于万州区柱山乡柱山社区2组,座西朝东,始建于清晚期。共三层,通高 9.62米,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面阔7.9米,进深5.7米,总占地面积48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清明箭楼
位于万州区牌楼街道办事处达马桥社区沙龙公园西侧150米的山岩上,始建于清末,三面依岩,一面用条石砌筑而成,宽约25米,高约12米,两楼一底。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章桥梁
万州位于长江中上游,境内山峰叠迹,沟壑纵横,河岔众多,以“万川汇流”而得名。自唐宋以来这里就是出入四川盆地的水陆交通交汇点之一,万州先民很早就具备了建造石质桥梁的技术,境内保存了大量古代桥梁。万州古桥选址各异,形制多样,实用性强,有建在陡峭山涧的拱桥,有建在平缓河谷的平桥,还有易于修建的石跳蹬。这些古代桥梁凿穿了与外界交流的天然屏障,繁荣了商贸物质运输,造就了“万商之城”的美誉。
陆安桥
现位于万州区甘宁镇天宫社区万州大瀑布风景区内,原位于万州龙宝区陆家街,2002年底整体搬迁复建于现址。始建于清同治十年,单孔石拱桥,石结构,东西跨向。桥总长59.8米,总高16.65米,跨度31.7米,宽9.6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普济桥
位于万州区罗田镇旧场镇旁,跨百丈溪,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为万州现存最早的古石桥之一,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单孔石拱桥,桥全长24.7米,宽7.1米,跨度17.8米,拱高10.2米。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间桥
位于万州区五桥街道办事处五间桥社区,东西走向,为三孔石拱桥,横跨五桥河。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筑面积220平方米,桥长28.6米,宽7.5米,通高9.10米,中拱跨度9.3米,两小拱跨度6.5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升北桥
位于万州区李河镇七里村3组,建于清代。单孔石拱桥,横跨贮溪河,是万梁驿道上较大的一座桥梁。桥长32米、高13米、宽4米、跨度13米,拱高10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复元桥
位于万州区恒合乡里坪村1组,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长27.4米,宽5.2米,高15.5米,拱高13.7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乘驷桥
位于万州区李河镇彭河村3组,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东西走向,石结构平桥,桥长31.8米,桥宽1.93米,桥高2.28米,桥面由三块条石平铺而成。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五梁桥
位于万州区高梁镇三清村10组,建于清光绪癸未年(1883年)。为单孔石拱桥,长19.8米,净宽4.2米,高8.15米,跨度13.2米。桥面呈弧形,桥栏高1米,栏外横题“五梁桥”,右侧竖题“光绪癸未年秋”,左题“陈绶捐修”。原桥西端立有一高约0.4米的界碑桩,上题“上通梁州,下通万邑”(上世纪90年代初损毁),现处于三峡水库淹没线下。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静安桥
位于万州区长岭镇梨树村1组,横跨五桥河,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单孔石拱桥,全长37.40米,宽5.80米,高13.60米,拱高11.80米,跨度31.20米。桥面呈弧形,桥栏高1.25米。顶部桥栏两外侧横额上阴刻楷书“静安桥”三字。桥洞顶中部用铁链悬有一把铁剑。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廻龙桥
位于万州区燕山乡泉水村1组,横跨于寺坝河,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为单孔石质拱桥,桥全长14.7米,桥面宽3.8米,桥体通高8.5米,净跨9米,拱券厚度0.55米,桥栏板高1米。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龙门桥
位于万州区余家镇钟楼村2组,横跨龙门河,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单孔石拱桥,桥高8.4米,宽4.20米,长23米,跨度12.54米,拱高7米,桥栏高0.68米,桥栏石上有建桥题记,字迹已风化。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第四章 塔
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万州古塔涵盖了佛塔、风水塔、字库塔等几大类,形制式样以楼阁式居多,砌筑材质以砖石为主,保留浓郁的巴渝地域特色是中国古塔中的一个分支。古塔为万州的山川河流增添了灵气,也是古代工匠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已成为城市的标识,地区文化底蕴的象征。
洄澜塔
位于万州区江南新区南山公园,俗称旧宝塔。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1年),坐南朝北,依山临江,为楼阁式砖石结构。塔身平面为正六边形,共九层,通高29.9米,总建筑面积938平方米。洄澜塔建成以来便是万州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对研究万州古塔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价值。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
位于万州区陈家坝街道南山社区3组,俗称新宝塔,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楼阁式砖石混合结构,十三层,通高36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关口字库塔
位于万州区钟鼓楼街道都历村4组140号,石结构,五层楼阁式,座南朝北,宝瓶顶,塔身呈四边形,塔体通高9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罗田字库塔
位于万州区罗田镇永兴场78号,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座西向东,平面呈四边形,石结构,五层楼阁式,宝瓶顶,分布面积5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小周字库塔
原位于万州区小周镇,2002年底因三峡水利工程搬迁复建于万州江南新区陈家坝街道南山社区妇儿医院内。六层楼阁式,石结构,通高6.8米,宝瓶顶。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石桶山惜字塔
位于万州区恒合乡石坪村6组,座北朝南,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平面呈六边形,五层楼阁式,宝瓶顶,高约9米,底座边长1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茂和塔
位于万州区陈家坝街道办事处茂和村11组,座南朝北,建于清代。塔身为六边形,石结构,四层楼阁式石塔,宝瓶顶,高7.2米,边长1.06米,占地面积约3.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马僧墓塔
位于万州区高梁镇三清村3组,座北朝南,六角形楼阁式石塔,共六层,塔刹为宝瓶顶,通高8.40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桥石塔
位于万州区恒合乡鸿凤土家寨山庄,建于清道光五年(1845年)。原位于恒合乡三元场,2006年搬迁。平面呈四边形,石结构,通高4.8米,三层楼阁式。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章 石刻
万州境内多山,山上有众多裸露的石壁,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在这些石壁上或抒情、或记事、或题字等,为我们留下了意蕴深厚的石刻文化。万州先民还将石刻艺术、雕刻艺术融汇于生活之中,创造出众多璀璨夺目的石雕艺术品。万州石刻不但具有极高的工艺美术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和宗教研究价值,而且许多石刻还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地方史研究的珍贵资料。
西山碑
原称《黄鲁直南浦西山勒封院题记铭》,又称《西山题记》、《建中碑》,位于万州区高笋塘广场西南畔。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撰文并书写的摩崖题刻,刻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碑文刻在长5米,高2.1米的石壁上,碑呈长方形,长2.25米,高1.18米,碑文共173字,楷书阴刻。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太白岩石刻群
位于万州区太白街道办事处太白岩社区,曾是儒释道三教胜地。现有晋至民国时期题记共50多幅。既有文人题记,又有官员、游客题刻,还有墓室道观题名,不但书体俱全,而且内涵丰富。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花园石刻群
位于万州区都历山中部,分布在宅院后高50米、宽30米的岩壁上,为清代万县乡绅陈馨德修建花园时所刻。共有石刻作品20幅。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生芝湾石刻
位于万州区白羊镇大弯村8组,刻于清嘉庆十九年(1815年),道光二年、三年、二十三年增刻,为魏执中等人所书,共有摩崖题刻9幅,内容为褒扬进士魏进轩的诗文以及魏氏宗族的“祭用碑记”、“节孝匾”等。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天生城石刻
位于万州区天生城中寨门外崖壁上,共6幅,其中5幅为宋代筑城题记,1幅为元军攻城题记,这些石刻是研究天生城筑城史以及宋蒙战争史的重要资料。
扁寨石刻
位于万州区百安坝街道办事处匾寨社区2组。刻于清代,座北面南,石刻高0.7米、宽1.26米,梵文竖排,落款题汉字“辛酉安镇”。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龙滩子石刻
位于万州区长岭镇张家村,刻于清同治二年,分布在长15米、高5米的河滩岩壁上。共有摩崖石刻2幅,为浮雕云龙一条和楷书阴刻“有龙则灵”四字。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蒙源题刻
位于万州区牌楼街道办事处三峡学院老校区内原美术系教学楼背后的石壁上。刻于1942年8月,,为万州著名教育家黄道诚先生所题。石刻长3米、高0.85米,内容为“蒙源 坎下艮上 神化圣功 浑浑不舍 四海攸同 巴阳叟题 桂溪渔郎书 壬午仲秋”,共31字,楷书阴刻。
用坪墓碑牌坊群
位于万州区罗田镇天生社区3组,是清代至民国年间的向氏家族墓,其石刻雕刻艺术,在万州乃至重庆独树一帜,现保存较完整的有五座。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玉安望柱
位于万州区钟鼓楼街道办事处玉安社区,建于清代晚期,是刘宏绪夫妻合葬墓前的一对石柱,用以显示墓主人富贵的身份。望柱为石质,单柱通高15.9米,柱径0.78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章近现代建筑
万州的近现代建筑大量出现始于十九世纪初期。随着长江航运的开通,万州开埠,西方文化涌入,“仿欧美各国,移风易俗”新政的推行,“中体西用”的中西文化观逐渐形成,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交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中西结合建筑风格在万州的行政、金融、商业、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建国后,苏联文化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万州又出现许多具有苏式风格的建筑。这些近现代建筑,承载了城市特定的历史信息,记录了城市生活的历史痕迹,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西山钟楼
位于万州区高笋塘街道办事处西山公园,又名万县钟楼,始建于1930年。由建筑设计师董炳衡先生设计,武汉营造厂修建。西山钟楼为中西建筑风格的结合,现为砖石钢架混合结构,双层盔顶,通高50.24米,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2.86米,占地面积166.15平方米,建筑面积1184.98平方米。为长江沿岸三大钟楼之一,是万州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瀼渡电厂
位于万州区瀼渡镇碑牌村和甘宁镇烟坡村,是三峡地区最早的水电站,1939年开始工程勘察、设计,1940-1944年完成工程建设,开始正式发电。厂区分为仙女洞厂区、鲸鱼口厂区和办公区三部分,现存遗迹包括仙、鲸二厂区的拦河坝、引水设施、发电机房、尾水处理设施以及早期的发电、拦河启闭设备等,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库里申科烈士墓园
位于万州区高笋塘街道办事处西山公园内,是重庆市最大的外籍烈士个人墓园。为砖石、水泥结构,由大门、影壁、塑像、墓碑和墓冢组成,东西长80米,南北宽20米,总面积1600平方米。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高笋塘街道办事处西山路社区西山公园内,于1939年7月7日奠基,1946年建成。碑体呈方柱形,砖石结构,由碑身、基座、花台三部分组成,通高10.3米。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万县防空指挥部
位于三峡水利大厦院内,建于清末至民国初期,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中西建筑风格结合,共二层,通高9米,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建筑面积440平方米。1937年8月1日,为防御日机轰炸,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建成立万县防空委员会,同年12月,改为万县防空指挥部,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称万县区防空指挥部。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万县盐井人民公社旧址
位于万州区新田镇盐井社区沙坝,当地居民俗称谭家楼子,建于1937-1939年。土木结构。通高约15米,面阔15米,宽11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1958年11月,万县实施人民公社化,成立盐井人民公社,楼子正门上方现存三合土堆塑的凸出于墙面的“万县盐井人民公社”八字牌匾和五角星图案。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万县红十字会医院
位于万州区高笋塘街道办事处高笋塘社区新城路65号后面。建于民国时期,为中西融合式风格,砖石土木结构,硬山顶屋面,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为两进式四合院布局,分前、中、后三堂,形成前后两院,三个天井。建筑通长33米,宽34.2米,占地面积114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7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三峡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楼
位于万州区高笋塘街道办事处王家坡社区三峡中心医院内,建于1954年。通高13米,进深24米,面阔15—21米,占地面积405平方米,建筑面积823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万县专区人民医院办公楼
位于万州区高笋塘街道办事处王家坡社区三峡中心医院内,座南向北,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苏式建筑风格,一楼一底,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通高10米,长39米,宽17米,占地面积66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26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三峡学院图书馆
位于万州区牌楼街道办事处太平社区沙龙路二段780号三峡学院内。始建于1958年,苏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青瓦屋面,一楼一底,面阔 63.5米,进深 17米、通高11米,占地面积 1079.5 平方米,建筑面积 2201平方米。万州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