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博物馆“十四五”规划(草案)

发布时间:2021-06-23 浏览次数:

万州区博物馆十四五”规划(草案)

 

“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全区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万州区博物馆全面提升业务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十四五”的五年,如何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对万州区博物馆而言是必须考量的问题。

一、 “十四五”期间工作形势分析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博事业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把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博物馆事业日益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博物馆事业的战略意义和社会影响日益上升。

有着1800余年建城历史的万州,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截止2020年,已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5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1038处;馆内藏品同样日益丰富,一级文物13件(套),二级文物65件(套),三级文物644件(套),充分展示了万州人文历史的深厚内涵。万州区博物馆“十三五”期间平稳发展,积极发挥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研究的功能,为“十四五”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十四五”期间主要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契机,以实现文化惠民工程为职责,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借助入选全国首批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的契机,使万州区博物馆重大项目、业务基础、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对外交流、行政管理等业务工作越上新台阶,努力建设成为有影响、有特色的现代化博物馆

2、基本原则

保护为主。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依法保护和科学保护,遵循文物保护规律,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建立科学保护文物的长效机制,履行文明传承责任。

以人为本。树立“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融入大局。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定位文博事业,积极服务“万达开”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突出地方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弘扬先进文化,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阵地作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科学管理。加强制度建设,重视人才作用,强化学术研究,推动文创产品创新发展,树立一支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文博队伍。

3、总体目标

融入并服务于万州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完成万州区博物馆展览改陈藏品等级等工作;持续推动“万达开”文博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能够体现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藏品体系;加大旅游资源宣传力度,提升旅游辐射能力;全面提升本地文物保护和研究水平,持续开展历史文化挖掘,助推乡村振兴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充分展示万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三、“十四五”期间基础任务

1、文物征集。重点征集反映我区地域特征的文物,兼顾其他。做好考古发掘品的移交入藏工作,建立健全藏品体系,逐年增加馆藏文物数量,丰富馆藏文物品类,打造全面与特色兼顾的藏品格局。认真做好社会各界的捐赠工作,到2025年藏品数量力争突破30000件。

2、藏品管理。馆藏文物是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藏品数据库建设,以藏品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数据登记、补充采集、整合、统计、分析为手段,以先进的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3D 技术等智能化管理手段为支撑,真正做到“鉴定明确,帐目清楚、编目详明、保管妥善、制度健全、查用方便”。

3、文物修复。根据《三峡工程重庆万州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方案》(调整),充分发挥北京博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物保护修复基地作用,“十四五”期间将完成铜器90/套、铁器77/套、银器1/套、陶器240/套、瓷器107/套、其他类2/套的保护修复工作;完成馆藏133幅书画文物(二级文物89幅、三级文物81124幅)的信息采集、病害评估、本体保护修复、档案资料及工作报告撰写工作。

4、深化展厅数字化建设。“十四五”期间完成博物馆所有展厅的数字展厅建设,最终实现线上全方位、多维度展示,观众可以通过线上展览系统(含AR和VR系统),足不出户即可以身临其境的漫游博物馆,欣赏所有展览。

5、陈列展览规划。持续完善馆内基本陈列,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加强馆际之间交流与合作,推动“万达开”展览交流互动;以馆藏文物为基础不断推出自办新展览,同时引进其他博物馆推出的优秀展览。每年推出不少于10个自办临时展览、引进5个以上合作交流展览;同时每年把不少于2个的我馆自办的原创优秀展览输出到省内外的其他博物馆。

6、地面文物保护。“十四五”期间,配合乡村振兴和城乡基本建设,完成天生城大遗址公园建设以及余仲翘大院、干坝子民居群、永兴场44号民居、熊氏宗祠、下房院子等一批地面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完成瀼渡电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做好文物巡查看护力度,确保田野文物万无一失,同时积极发挥镇乡文物点作用,确保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7、文创产品开发。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十四五”期间将加大对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与万州区文物商店持续深入合作,按计划、分档次逐步开发与展览、馆藏等有关的文化衍生产品,力争开发出一批精品,增强博物馆自身造血功能。

8、宣教活动。完善和延伸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在与社区、学校等单位合作推广教育活动的同时,配合乡村振兴,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持续开展“万州历史知多少”和“小喇叭”文博小小讲解员社教活动,深入开展“送历史进校园”系列研学活动,力争做到镇乡学校全覆盖。

9、宣传推广。在依托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平台,依靠博物馆自媒体资源,不断扩大博物馆信息推广的覆盖面,持续办好“文博之窗”“我们文物有话说”“以文物说”“文博讲坛”等品牌栏目。

10、人才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始终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十四五”期间,博物馆将有计划的进行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工作,逐步充实人才队伍,同时加大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以业务工作为方向,以业务骨干为领头羊,组织馆内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文物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培养藏品研究、考古、讲解等方面业务骨干,形成学历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为博物馆持续发展增加后劲。

11、学术研究。进一步做好万州区历史文化研究,利用丰富馆藏资源,加大与在万高校的合作力度,在重大项目上实行跨单位合作;成立《流淌的乡愁》万州历史文化挖掘课题组,继续挖掘辖区各镇、乡历史文化故事。

12、安全保卫。安全工作是博物馆的生命线。“十四五期间”持续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制度与检查相结合的方针,认真落实相关制度,定期进行全馆安全大检查。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每年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不少于2次,保证全馆职工及物业人员每年的参训率要达到100﹪,五年内保安持证率达到100﹪。做好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工作,确保文物和观众的安全。

四、“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

1、积极配合江南新区开展万州区博物馆二期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同时做好藏品展出规划、展览陈列设计等相关前期工作。

2、天生城大遗址公园考古发掘工作。“十四五”期间完成天生城大遗址公园考古发掘1.5万平方米,完成遗址数字化采集和测绘、考古调查、考古勘探等工作。

320216月前建成建设江竹筠及下川东革命史陈展馆、何其芳生平陈列馆,并开放接待观众。

4、完成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二期)。根据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文物收藏保管需求,“十四五”目标主要是在一期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各展厅和库房缺少的环境监测无线检测终端,实现对展厅重点文物的全面监测;结合博物馆展厅和库房现状,结合不同质地珍贵文物收藏保护的环境需求,对一期未改造的展柜进行微环境调控改造,对重点文物库房进行微环境调控改造,进一步改善博物馆藏品保存和展示的环境;制定藏品保护监查管理制度,设立博物馆环境监控岗位职责,形成藏品保护管理、协调、监测、分析、处理、预案等一系列风险预控机制,全面提升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

五、保障措施

1、法制保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博物馆条例》为准绳,严格按照相关条例和其他地方性规章制度,根据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需求,完善博物馆各项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文化部,国家、省、市文物局的相关文件精神,使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在法律的保障下顺利开展。

2、组织保障。健全完善权责明确,建立统筹有力的博物馆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各业务部门职责规范和人员配置,确保“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有序组织。

3、人才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岗位培训和人才引进相结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加强后备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的重点培养。结合博物馆项目,统筹安排、培养、使用人才,积极推动以科研项目培养人才发展,以人才促进科研项目推进的良性循环。

4、经费保障。积极筹划多渠道资金的筹集。坚持国家在万博物馆事业发展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博物馆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争取各级政府对万州区博物馆的资金投入,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博物馆事业。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做好项目审计工作。